簡史:
本學系的前身為會計統計科,創立於民國52年,為本校具悠久歷史的學系之一。民國80年8月改為會計學系,82年成立夜間部會計系,86年8月夜間部改為進修部,並於89年增設二年制在職專班。
設立宗旨、教育目標與發展策略:
本學系全面考量社會、市場整體環境、本身的資源與條件,訂定「培育具職業道德、溝通能力及敬業樂群之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初、中級會計、審計及稅務人才,以配合政府機構、民營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及非營利機構會計相關人才需求」為設立宗旨及「配合社會發展需求,培養會計專業實務人才」為教育目標,並以「結合理論與實務,整合專業與資訊」為教學發展策略,以落實本學系之特色做法。為朝向本學系設立宗旨及教育目標方向前進,本學系在課程與教學及學生與學習等面向積極努力,依據發展策略,建立四項特色作法:1.證照輔導課程、2.在業彈性學習、3.專業升學輔導、4.會審課程電腦化。
本學系特色作法:
1.證照輔導課程
本學系鼓勵學生考取專業證照,以提升畢業後之競爭力,並為學生開設「記帳士專業問題研討」、「記帳士專業問題引導」、「租稅申報實務」及「租稅規劃」等課程,以提供學生考取相關證照之各項資訊與準備,據此,亦可蓄積學生畢業後參加會計師考試的能量。
2.在業彈性學習
為增強職場、課堂專業知識與技能的交流整合,本學系自90學年度起與多家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產學合作,實施「大四在業彈性學習」校外實習制度。遴選表現優異的學生,於四年級時實地至與本學系建教合作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為期一學年支領薪資之實習工作,除了學習實務經驗外,並定期回校將工作經驗分享傳承予在校同學。各合作事務所負責人皆給予本學系實習生極高的評價,除於實習結束後主動要求學生繼續留任服務外,亦持續提供實習機會予在校同學,維持長久之合作關係。
3.專業升學輔導
為加強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之訓練,以強化撰寫研究報告、讀書報告之能力,並輔導有學術發展潛力之學生進入會計相關研究所就讀,以提升學生自身專業知識,而朝向更高階之會計專才邁進。本學系亦規劃有志於繼續升學的學生諮詢與輔導的管道,包括不定時舉辦研究所講座,並由專任教師個別指導學生撰寫研究報告、讀書報告,並提供研究所考試科目之諮詢與解答等。
4.會審課程電腦化
由於現今之會計帳務與查帳工作皆在資訊化的環境下進行,因此專業科目須與資訊軟體流程及技術整合在一起,以增強學生在資訊環境下會計專業工作之知識與技能,所以開設許多軟體課程(如:會計軟體應用、審計軟體應用、商用套裝軟體應用、商用資料庫系統、會計資訊系統…等),並建置有會計專業電腦教室,以方便授課與學生實作,而增進學生會計專業相關軟體使用之熟悉度。
歷屆主任:
姓名 | 任期 |
翁志強 主任 | 109.08.1~迄今 |
顧添利 主任 | 106.08.01~109.07.31 100.08.01~103.07.31 91.08.01~97.07.31 |
陳錦烽 主任 | 103.08.01~106.7.31 |
吳翠治 主任 | 97.08.01~100.07.31 |
郭碧雲 主任 | 85.08.01~91.07.31 |
吳志成 主任 | 76.08.01~85.07.31 |